您好,欢迎来到河北鑫世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石家庄第三方环评一站式代办公司

专业环保服务机构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首页咨询热线 15831997518
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范围 > 国控自行监测

石家庄世和水保公司解读最新水土保持政策动态

文章出处:haolailai85 发表时间:2025-07-28
石家庄世和水保公司解读最新水土保持政策动态

石家庄世和水保公司解读最新水土保持政策动态

作为深耕水土保持领域的专业机构,石家庄世和水保公司时刻关注行业政策走向。近期多项水土保持政策出台,为石家庄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与要求。

一、水土保持空间管控政策解读360截图20250728080613733.jpg

水利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的意见》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策。其核心在于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通过科学划定与精准管控,推动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一)划定重点区域的要求

  1. 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需对照《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 - 2030 年)》名录,按相关技术指南,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划定落地工作,并于 2024 年 12 月底前将划定成果报送水利部汇总审核。这意味着石家庄相关部门要依据本地实际水土流失状况与防治成效,细致确定重点预防和治理区域。例如在平山、井陉等山区,若存在水土流失潜在危险大且水土保持功能重要的区域,可能被划定为重点预防区;而对于已经水土流失严重,急需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区域,会被列为重点治理区。

  1.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在 2025 年 6 月底前,按照专门技术指南,充分衔接生态保护红线等,完成划定工作并报送成果。在石家庄,像赞皇县部分山区,植被破坏后水土流失加剧且生态系统恢复困难,这类区域极有可能被划定在此范围内。

  1. 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需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本省规定的禁止开垦坡度,结合国土调查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在 2025 年底前完成划定和公告。石家庄各县级区域要严格落实,对处于禁止开垦坡度以上且在耕地保护红线外的土地,明确禁止开垦范围,防止因不合理开垦导致水土流失。

(二)重点区域分类管控措施

  1.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管理:生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尽量避让这些区域。若无法避让,需充分论证不可避让的原因,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措施等级,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对地表的扰动和植被损坏。以石家庄某高速公路项目为例,如果其规划路线经过重点预防区,那么项目方要详细论证无法避让的理由,施工时要提高边坡防护标准,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管控: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青藏高原等流域区域内的此类区域,原则上禁止开展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除非是国家发展战略和国计民生需要的项目,且要经过科学论证并依法办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对于石家庄来说,若有涉及此类区域的项目,如在一些生态敏感的山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严格遵循这一规定,确保项目建设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1. 360截图20250728080639909.jpg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管理:此范围内严禁新开垦种植农作物,已开垦的要按照相关政策进行生态保护修复和监督管理。若种植经济林,需科学选择树种、合理确定规模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在石家庄部分山区,以往可能存在一些在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的情况,现在必须依据政策进行整改,若要发展经济林产业,也要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进行。

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政策解读

水利部办公厅会同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指导意见》,为水土流失治理引入社会资本提供了政策支持。

(一)社会资本参与的重要性

我国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繁重,目前仍有 140 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以往水土流失治理多以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为主,资金来源相对单一。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能够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形成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的新格局,提升水土流失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类型及收益途径

社会资本可参与多种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如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崩岗治理等。从收益途径来看,社会资本主体全额投资集中连片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后,可依法依规获取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设用地使用权。例如,集中连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不小于 5000 亩,综合整治坡耕地面积不小于 500 亩,治理崩岗面积不小于 250 亩,达到相应规模后可享有相关权益。同时,社会资本还可通过参与治理后获得的土地使用权等依法流转处置获得收益。

(三)支持政策

  1. 产业开发用地政策: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和预期目标的生态保护修复主体,允许依法依规取得一定份额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等产业开发。以林草地修复为主的项目,可利用不超过 3% 的修复面积从事生态产业开发。这为社会资本在石家庄开展水土保持项目时,结合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比如在一些山区开展水土保持治理项目时,社会资本可利用部分治理后的土地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1. 金融支持政策:鼓励地方用好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信贷资金,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支持金融机构参与水土保持项目,开发适合的金融产品。这意味着石家庄在推进水土保持项目时,可通过多种金融手段吸引社会资本,如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提供融资渠道。

  1. 产权政策:明确社会资本对参与治理后获得的土地使用权等依法享有流转处置的权利,保障了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提高其参与积极性。

  1. 投入政策:支持地方利用现有投资渠道,大力推行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项目实施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主体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石家庄可借鉴这些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本地水土保持项目,如在一些小型水土保持工程中,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社会资本投入。

  1. a9c46c87-f3db-400c-baf5-0054fb50bf1a.jpg其他政策:支持地方利用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土保持碳汇、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实践探索。在石家庄,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通过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推动水土保持项目,尝试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如对治理后的生态产品进行价值评估与交易。

三、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解读

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致力于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一)目标设定

到 2029 年,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支持政策、标准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构建,水土保持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有效提升,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一批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格局基本形成。到 2035 年,完善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显著提升。

(二)实现路径与规定

完善 “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 的价值实现路径。对价值核算、评估、公开交易、签订协议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强调价值收益按 “谁投资、谁受益;谁拥有、谁受益;谁经营、谁受益” 原则分配,同时反哺所在地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或水土保持功能巩固提升。在石家庄,对于一些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可依据此政策,建立合理的价值实现机制。例如,通过科学核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收益,再将部分收益用于本地其他水土流失区域的治理。

石家庄世和水保公司认为,这些最新政策为石家庄水土保持工作带来了新机遇与挑战。公司将依据政策要求,积极调整业务方向,为石家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更专业、更贴合政策的服务,助力本地水土保持工作迈向新台阶,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共进。